来源:证券时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不佳,规模大幅缩水,被动投资高歌猛进,而兼具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优势的指数增强基金也迎来高光时刻。公募基金公司持续加大布局指数增强基金业务,在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今年,指数增强基金逆势增长,发行数量有望创造历史新高。
指数增强基金的目的是在跟踪指数的同时,通过基金经理的判断,力争获取比跟踪指数更高的超额收益。不过,在实际中,因为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不同、投资策略的不同,不同产品在超额收益的获取上呈现不同的结果,甚至出现负超额收益,需要投资者警惕相关投资风险。
年内新发数量
有望创纪录
年内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发行市场整体低迷,主动权益基金遭遇寒冬,被动指数基金逆袭,在投资方式介于主动产品和被动产品之间的指数增强基金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张,投资者青睐度大幅提升。
指数增强基金是介于指数基金和普通偏股型基金之间的一类产品,目标是给投资者提供一个稳健且可观的超额收益,兼具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的优势。
8月份以来,已有鹏华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景顺长城国证2000指数增强A、银华中证800增强策略ETF等7只指数增强基金定档发行,加上今年已经宣布成立的37只指数增强基金,今年指数增强基金新成立的数量有望创下历史纪录。在今年基金发行市场整体不佳的境况下,指数增强基金逆势增长,足见其热度之高。
今年市场持续震荡,中小盘指数收益表现相对较好,这激发了公募基金布局热情,因此跟踪中小盘指数的增强型基金成为基金公司重点布局的赛道。
从已成立的指数增强基金来看,16只基金为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7只基金为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另有6只基金为国证2000指数增强基金,其中中证1000指数和国证2000指数的成份股均具有小市值特征,综合反映A股市场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成立的指数增强基金中有7只基金为可在场内交易的ETF产品,此类增强策略ETF兼具指数增强基金与ETF两类产品的优势,成为当下头部基金公司的竞争焦点。
市场不断扩容
近年来,公募指数增强基金产品得到蓬勃发展,2021年和2022年新成立基金数量均不低于40只。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指数增强基金产品数量有望连续3年保持增长态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244只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合计达1950亿元。易方达上证50增强基金是当下规模最大的指数增强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此外,富国沪深300增强、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等最新规模均超过50亿元。
监管层也鼓励基金产品创新,希望基金公司进行产品差异化布局,目的是不断丰富权益投资工具。
指数增强基金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和华夏基金等大多数基金公司选择布局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国证2000等宽基指数的增强型产品,也有基金公司选择布局行业主题指数增强基金或策略指数增强基金。行业主题指数增强基金方面,招商基金布局了中证消费龙头指数增强基金,嘉实基金布局了中证半导体增强基金,汇添富基金布局了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增强基金,策略指数增强基金方面,如西部利得布局了国企红利指数增强基金。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往后看,坚定看好指数增强产品的发展前景,如果观测海外的公募基金,会发现海外公募基金虽然没有被定义为指数增强基金,但从国内视角看,大多数都可以归类于指数增强基金,它们对重要指数的跟踪偏差基本上都在5%~8%之间,即为当前国内指数增强基金的状态。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投资者逐步成熟,会越来越关注基金产品的超额收益,对于把指数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工具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完全可以把指数基金换成指数增强基金。
华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的发展,指数增强型基金有望逐步进入大众视角,被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其规模也会随之增长。
逾八成产品
获得超额正收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指数增强基金最大的优势是能为持有人带来超越基准的超额正收益。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23日,逾8成指数增强型基金产品自成立以来获取了超越基准的超额正收益,其中申万菱信沪深300指数增强、易方达上证50增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等10只指数增强基金,获取了自成立以来100%以上的超额收益。
上述沪上基金经理表示,市场上指数增强的产品数量确实不少,每家公司产品的侧重点和量化模型可以说各有各的特点,最大的区别是投资目标在超额收益和超额收益的稳健性上如何平衡。历史数据显示,整体来看,指数增强基金相对于指数基金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虽名为指数增强基金,但仍有不少指数增强基金并未产生超额正收益,而是跑输基准。因此部分业内人士将指数增强基金称为“戴着镣铐跳舞”,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有跑输相对指数、存在负超额收益的风险。据Wind数据统计,近两成指数增强基金产品的业绩自成立以来跑输基准,如融通创业板指数增强AB、华富中小企业100指数增强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基金净值分别跑输基准56.94%和31.57%。
短期来看,今年跑输基准的指数增强基金产品数量有所增加,占比超过三成,如东财中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增强、长城创业板指数增强等产品年内业绩均跑输基准6%。
有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今年市场热点轮动太快,没有形成确定的趋势,无论是主观基本面增强投资策略还是机器量化增强策略都遭受一定挑战。此外,相对于私募指数增强基金,公募基金在交易费用、换手率、合规风控等方面也有诸多限制,难以发挥量价因子的优势。